南沙群岛在线

南沙群岛在线首页 | 南沙群岛简介 | 声索国政策与观点 | 南沙群岛档案室
南沙群岛历史点滴 | 南沙群岛地图 | 南沙群岛有关书籍 | 南沙群岛岛礁数据库
论文期刊与出版物 | 南沙群岛论坛 | 南海问题研究机构 | 南海争端评论与研究
周边各国军备信息 | 南沙群岛新闻 | 周边各国政经信息 | 南沙群岛图片 | 统计数据

南沙群岛在线 南沙群岛历史点滴 1989-现在 南海诸岛大事年表(1989年——2005年) 更新日期: 2005-11-23

标题:洒向南沙都是情
作者:李成华 黄彩虹
日期:1994.06.09
版次:03
版名: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南沙西沙巡礼③
正文:


洒向南沙都是情

本报记者 李成华 新华社记者 黄彩虹

南沙是祖国一片遥远的国土。万顷波涛虽然把南沙岛礁和大陆隔开 了,但南沙的每个礁堡都洒满了祖国人民的理解与情爱。

    特区人的情谊

在南沙,近几年守礁部队物质、文化生活有了很大变化。守礁部队 政委张万华动情地说:“南沙能有今天,无不浸透着祖国人民的亲切关 怀,凝聚着父老乡亲的一片深情。我们这几个碧海中的礁堡,就是黄土 地上的11亿人民用脊梁托起来的!”

最令南沙官兵感动的还是特区人对南沙的情谊。礁堡的电视机,是 特区人送的;海水淡化器,是特区人新研制的;期刊图书,是特区人给 买来的;“特级免洗大米”是特区人专门供应的……想南沙官兵所想, 急南沙官兵所急,帮南沙官兵所需,这成了富起来的广州人和深圳、珠 海特区人的一种观念。

珠海市市长梁广大说:“我市长的办公室里有空调,就得让南沙守 礁官兵有空调。”去年,珠海特区人民给南沙守礁部队赠送了空调机; 今年3月又决定将珠海莫高新技术开发公司研制成功的第一台海水淡化 器送到南沙安装试用。

海南省,在南沙群岛正式划归其管辖的当天,副省长辛业江便率团 来南沙慰问守礁官兵。他每登上一座礁堡,都向南沙卫士们郑重宣布省 委、省政府专门制定的一条“特殊政策”:凡南沙部队的官兵,复退转 业后志愿留在海南参加大特区建设的,工作安排一律从优!

船离南沙时,辛业江副省长对送行的守礁官兵说:“海南是你们的 家,南沙是咱们的国门,让我们共同建好它,守好它!”两个月后,南 沙守礁部队收到海南省送来的一大批书籍、彩电及各种文化娱乐设施; 收到了省政府寄来的南沙立功受奖人员奖励基金。

从广州到东莞、中山、江门、佛山,这些改革开放最前沿的城市, 十分关心南沙的守礁官兵。他们与南沙之间架起了一条心之彩虹。

佛山市电子集团总公司,是一个拥有50多家企业的大型集团公司。 他们把自己生产的电视机、收录机、游戏机、星河音响也一件件送上了 南沙岛礁,走进了南沙官兵的生活之中。

1992年初,赤瓜礁守备队接到一张特别的奖状和4000元奖 金。发奖的是中山市精细化学有限公司。这个公司在信中说:守卫祖国 赤瓜礁的全体指战员,在1991年先进生产单位评比中,全公司近4 000名职工都投了你们一票,你们虽然没有直接参加公司的生产,但 你们牢牢守卫着祖国的南大门,你们创造的南沙精神鼓舞了全公司职工 的干劲。今年公司的生产总值已达到了3.6亿元,明年力争突破5亿 元大关,这里面有你们的一份功劳。先进生产单位的称号你们受之无愧。 并且,从今后,凡是守礁立功人员都享受公司先进生产者的待遇,名字 和照片也要登在公司的光荣榜上。

    魂牵梦绕守礁兵

祖国人民与南沙官兵的情结,仅用“关怀”、“理解”之类的字眼, 无法表达她丰富的内涵。

广州市大南街党委书记陈锦佑,是位老归侨。1991年4月,他 与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黄友泉随广东省慰问团赴南沙慰问。当他第一次登 上南沙华阳礁时,一下子把迎候的守礁战士搂在怀里,禁不住老泪纵横, 说“亲人,亲人,你们是大南街的亲人。我代表家里的人来看你们。” 这位饱经沧桑的老华侨走到华阳礁主权碑前,蹲下身子,一双粗壮的大 手一遍又一遍轻轻抚摸着“华阳礁”三个字。他的年纪,他的经历,此 时此刻,勾起了老人更多的思绪。老人将脸贴在碑石上,双眼浸满泪花, 轻声呼唤着:“祖国!祖国!祖国!” 

临下礁时,他一再叮嘱守礁战士们,大南街就是华阳礁战士的家, 下了礁,你们一定要回家看看。

这年10月,换班下礁的战士应邀来到大南街。街道领导和红领巾 仪仗队早已迎候在街道办事处门前:锣鼓声、掌声、问寒问暖声把华阳 礁战士们迎进居民家里,战士们面对如此的热情,感慨万千。战士代表 向亲人汇报了他们守礁工作生活的情况,真想不到在南沙战士看来是一 些微不足道的小事,竟感动得叔叔大爷、婶婶大娘们流下了眼泪,大南 街的居民们从此更是常常牵挂着华阳礁的战士。

街道党委向战士们赠送了一面锦旗,上面写着:“身居大都市心系 华阳礁”,并决定设立拥军基金,用于奖励守礁立功人员,购买文化生 活用品。

如今,大南街的老书记陈锦佑已经退休了,但他对华阳礁战士的那 份真情却丝毫未减。他把华阳礁的战士拉到新上任的书记马文坚跟前, 说:“马书记,我不单把大南街三万居民交给了你,还把华阳礁的战士 交给了你,他们是咱大南街的亲人,千万要照顾好他们,逢年过节别忘 了去看看他们。”

我们到南沙的每个岛礁,都奇迹般地看见一片绿色的生命。永暑礁 上造出了一块一亩见方的绿油油菜地;每个小礁,也都有一块无土栽培 的新鲜菜地。南沙官兵不会忘记,这片礁盘上的“绿色生命”,就是一 位年过花甲的老科学家留下来的。他姓汪,是上海某医学研究所的教授。 他曾四上南沙,历时20个月,取得了热带海洋蔬菜高温栽培和无土栽 培试验的成功,在从未有过绿色生命的礁堡上第一次播下了绿色生命的 种子。去年,已办了离休手续的他,又一次亲赴南沙每个岛礁,传经授 道。下礁时,老教授只带着守礁战士送给他的一对虎斑贝走了。他在南 沙一直没有留下自己的名字,而他却给南沙礁堡留下了旺盛的绿色生命。

    人民的理解与厚爱

南沙虽然是祖国的天之涯、海之角,但南沙的官兵却不断收到全国 各地寄来的慰问信。

去年9月,南沙守礁官兵收到了北京宣武区一个名叫晨晨的小朋友 的来信。信上说:“叔叔,南沙远离大陆,气候炎热,你们辛苦了,从 少年报上看了你们的事迹,我很受感动。”小晨晨在信中还附了一张草 图:蓝色的海面上,一艘新型军舰正破浪前进。从舰长到水兵,全部是 智能机器人。图边注有一行小字:“献给亲爱的南沙海军叔叔。”守礁 官兵没有见到晨晨,但他们看到了祖国少年儿童一颗纯洁炽热的心。“ 最让人感动的是晨晨这样的孩子能记住南沙,这是共和国海洋未来的希 望。”南沙守礁部队部队长刘仲国介绍说,几年来,南沙守礁官兵收到 大量慰问信,仅全国少年儿童写来的,到目前就达40万封以上。

河北石家庄市谭村小学四年级班主任王青,是位22岁的女教师。 她两年来先后与南沙守礁部队6个岛礁的战士建立了通信联系,许多守 礁战士都保存着她的亲笔信。两年前的3月,王青老师寄给南沙东门礁 官兵一封叠成船形的大信封,里面装着几十封小学生写的信和一条签满 名字的红领巾,还有一幅书法作品。王青用娟秀的字体写道:“咱们都 是同龄人,在春天,我们思念着英雄的南沙军人。请给我的学生回信, 他们和我一样想了解南沙,想了解你们。”短短几句话,一片拥军情。 从此,南沙东门礁官兵与王青老师的书信往来不断。每逢过节,王青老 师都要组织班里的学生给南沙战士写信,寄慰问品。礁上有的战士遇到 苦恼也愿意写信向王青老师诉说,与她共同探讨人生、理想、事业和爱 情。一个小学教员,每年的经济收入是有限的,但这两年时间,王青自 费给南沙官兵寄的书就达200余册,寄树种、菜种20多种,价值上 千元。

南沙有个老兵在临退伍时,将守礁四年收到的几百封慰问信精心包 装,托运回老家去了。有人问他留着作什么,他动情地说:“这些信, 曾伴随我在南沙度过了一千多个不平凡的日子;这些信,记录着祖国人 民对我们南沙战士的理解与厚爱。”

是的,“今朝立业南沙,千秋有功国家。”今日的南沙军人,正是 把祖国人民对南沙的深情厚谊全部倾注在守卫这片遥远的蓝色国土上, 在南沙谱写着无愧于祖国人民的人生壮歌!

(附图片)

“亲人,亲人。”——广州市大南街党委书记慰问南沙官兵。王红 摄

慰问守礁官兵。王红摄

《人民日报》1994.06.09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本站活动 | 支持本站 | 网站地图